?高精度:
精密機械零件的制造精度極高,能夠達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。例如,在航空航天領域,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等零件需要精確控制尺寸和形狀,以確保發動機的高效運行。其尺寸精度可能達到 ±0.01 毫米,形狀誤差控制在 ±0.001 毫米以內。
?

高可靠性:經過嚴格的設計、制造和質量控制流程,精密機械零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。在汽車發動機中,活塞、曲軸等精密零件需要在高溫、高壓、高轉速的惡劣條件下長期穩定工作,能夠承受頻繁的交變載荷,保證發動機的可靠運行,其使用壽命通常要求達到幾十萬公里甚至更長。
良好的耐磨性:許多精密機械零件在工作過程中會承受摩擦和磨損,因此需要具備良好的耐磨性能。例如,機床的導軌、齒輪等零件,通過采用特殊的材料和表面處理工藝,如淬火、滲碳等,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以保證機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壽命。
高耐腐蝕性: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環境中,精密機械零件需要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。例如,在化工、海洋等領域,零件可能會接觸到各種腐蝕性介質,如酸、堿、鹽等。通過采用不銹鋼、鈦合金等耐腐蝕材料,或進行電鍍、噴涂等表面防護處理,可以使零件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性能穩定,防止因腐蝕而損壞。
良好的傳動性能:像精密齒輪、絲杠等零件,能夠實現精確的運動傳遞和動力傳輸。在數控機床中,精密絲杠可以將電機的旋轉運動精確地轉化為工作臺的直線運動,定位精度可達到 ±0.01 毫米,確保機床能夠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。
良好的配合精度:精密機械零件之間通常需要有高精度的配合,如軸與軸承、孔與活塞等配合部位。通過精確控制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,能夠實現間隙配合、過盈配合或過渡配合等不同的配合方式,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。例如,發動機的活塞與氣缸壁之間的間隙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,既不能過大導致漏氣,也不能過小導致卡死,一般間隙值在 0.03 - 0.08 毫米之間。